> 文章列表 > “养道自安恬”的出处是哪里

“养道自安恬”的出处是哪里

“养道自安恬”的出处是哪里

“养道自安恬”出自宋代邵雍的《和君实端明》。

“养道自安恬”全诗

《和君实端明》

宋代 邵雍

养道自安恬,霜毛一任添。

且无官责咎,幸免世猜嫌。

蓬户能安分,藜羹固不厌。

一般偏好处,曝背向前檐。

《和君实端明》邵雍 翻译、赏析和诗意

《和君实端明》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邵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养道自安恬,

霜毛一任添。

且无官责咎,

幸免世猜嫌。

蓬户能安分,

藜羹固不厌。

一般偏好处,

曝背向前檐。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邵雍对自我修养和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赞美。诗中描绘了一种安逸自在的生活状态,不受外界干扰,专心养道修身。作者通过一些具象的描写,表达了对清净、简朴生活的向往,并强调了追求内心平静和远离俗世的重要性。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通过几个形象生动的描写,表达了作者的意境和情感。以下是对每个句子的赏析:

1. \"养道自安恬,霜毛一任添。\"

这两句表达了作者追求道德修养和内心安宁的心态。\"养道\"意味着修养自己的道德品质,而\"霜毛一任添\"则形象地描绘了岁月的流转和自然的变化。作者以自然景物的变化来比喻个人修行的过程,强调了持续不断地追求进步和完善。

2. \"且无官责咎,幸免世猜嫌。\"

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的讴歌。作者没有被官职和功名所累,也没有受到世俗的责备和猜疑。这种状态使得他能够远离尘嚣,专心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自我价值的实现。

3. \"蓬户能安分,藜羹固不厌。\"

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简朴生活的赞美和满足。\"蓬户\"指的是简陋的房屋,\"藜羹\"则是一种简单的食物。作者以简朴的生活状况来表达自己对物质欲望的淡泊和对精神追求的重视。他能够满足于简单的生活条件,并对此感到满足。

4. \"一般偏好处,曝背向前檐。\"

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清净生活环境的向往。\"一般偏好处\"意味着追求平常的、安宁的居所,而\"曝背向前檐\"则形象地描述了迎接朝阳的愿望。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渴望在安静、幽雅的环境中生活的愿望,追求内心的宁静和平和。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通过几个生动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清净、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赞美,以及对修身养性的追求。它强调了追求内心平静和远离尘嚣的重要性,反映了宋代士人对于精神追求和简朴生活的价值补充说明: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实端,号端明,北宋时期的理学家和文人。他是宋代理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主张以道德修养为中心,追求内心的宁静和和谐。这首诗词《和君实端明》表达了他对修身养性和追求宁静生活的思考和理念。

诗中的描写以简单明了的语言和意象,展现了作者对清静生活的向往和对物质欲望的淡泊。他以自然景物的变化和简朴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追求内心平静和远离世俗的追求。这与宋代士人们普遍崇尚的“清静无为”理念相符。

整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宁静、自在生活的追求,强调了道德修养和内心安宁的重要性。它体现了宋代文人士人对于内心宁静和远离俗世的追求,也反映了邵雍作为一位理学家的思想观念。这首诗词在表达个人情感的同时,也传达了一种追求心灵自由和清净的理念,具有一定的哲理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