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分配律是什么意思
乘法分配律是数学中的一个基本定律,它说明了一个数与两个数的和相乘,等于将这个数分别与这两个数相乘,然后再把所得的积相加。这个定律在数学的多个分支中都有应用,包括有理数、小数和分数的计算。
公式表示为:
```(a + b) × c = a × c + b × c```
其中 `a`、`b` 和 `c` 可以是任意实数或复数。
这个定律使得在处理涉及加法和乘法的表达式时,可以通过分步计算简化问题,从而提高计算的效率和准确性。
例如,如果我们要计算 `6 × 105`,我们可以使用乘法分配律将其分解为 `6 × (100 + 5)`,然后分别计算 `6 × 100` 和 `6 × 5`,最后将这两个结果相加得到 `600 + 30 = 630`。
乘法分配律不仅在数学课本中有所涉及,而且在日常生活的计算中也经常被使用,是数学学习和应用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
其他小伙伴的相似问题:
乘法分配律在哪些数学领域中常用?
乘法分配律的小学版本是什么?
如何用乘法分配律解决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