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列表 > “残风剩雨放春晴”的出处是哪里

“残风剩雨放春晴”的出处是哪里

“残风剩雨放春晴”的出处是哪里

“残风剩雨放春晴”出自宋代白玉蟾的《食生菜》。

“残风剩雨放春晴”全诗

《食生菜》

宋代 白玉蟾

残风剩雨放春晴,久醉欲醒何由醒。

枕上扶头更解酲,五官六吏皆失宁。

满园莴苣间蔓青,火急掣铃呼庖丁。

细脍雨叶缕风茎,酢红姜紫银盐明,豆(上难下肉)麻膏和使成。

食如辣玉兼甜冰,毛骨洒洒心泠泠。

《食生菜》白玉蟾 翻译、赏析和诗意

《食生菜》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白玉蟾。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食生菜

残风剩雨放春晴,

久醉欲醒何由醒。

枕上扶头更解酲,

五官六吏皆失宁。

满园莴苣间蔓青,

火急掣铃呼庖丁。

细脍雨叶缕风茎,

酢红姜紫银盐明,

豆(上难下肉)麻膏和使成。

食如辣玉兼甜冰,

毛骨洒洒心泠泠。

译文:

吃生菜

残风剩雨放晴朗,

酒醉已久欲苏醒。

扶枕抬头解酲醉,

五官六吏皆失宁。

满园莴苣蔓青翠,

急火拉铃呼叫厨师。

细脆菜叶随风飘,

酸红姜紫银盐明亮,

豆麻膏上难下肉制成。

食之如辣玉又甜冰,

骨肉间清凉心泠泠。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食用生菜的情景。诗人描述了残存的微风和细雨让春天变得晴朗,同时表达了自己久醉未醒的愿望。他从床上坐起来,努力摆脱酒意,但五官和思维都还没有恢复正常。接着,诗人描述了满园青蔓的莴苣,他迫不及待地拉响铃铛叫唤厨师。细脆的菜叶随风飘舞,红姜和紫色银盐闪闪发光。通过用豆麻膏上浆的方式,将菜制成美味佳肴。食用这道菜时,既有辣味又有甜味,口感如同冰一般清爽。整个过程中,诗人感受着心灵的宁静和舒适。

赏析:

这首诗词以生菜为主题,通过描述吃菜的过程,展示了诗人的生活情趣和对美食的热爱。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描写手法,如用诗句“满园莴苣间蔓青”生动地描写了蔬菜的繁茂景象;用“细脍雨叶缕风茎”形象地描绘了菜叶在风中飘舞的样子;通过“酢红姜紫银盐明”这样的形容词组合,增加了色彩的层次感。诗人巧妙地将自己的感受融入其中,表达了对清新、辣甜的食物的喜爱,以及在食用时带来的身心愉悦。整首诗意境优美,节奏流畅,给人以愉悦的阅读体验,展示了宋代诗人对生活细节的敏感和对美好事物的欣赏。